什么是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权益证明是如何运作的?

区块链 10-20 阅读:11 评论:0

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简称PoS)是一种流行的、作为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替代的共识机制。与工作量证明依赖计算能力验证交易不同,权益证明要求验证者质押一定数量的币,从而提高成为验证者的几率。这样大大降低了所需的能源消耗。权益证明还在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等方面带来了改进。


权益证明共识算法最早于2011年在Bitcointalk论坛上被提出,旨在解决工作量证明存在的问题。两者虽然目标相同——达成区块链共识,但实现方式有很大区别。权益证明不需要计算密集型的工作量证明,而是通过质押币的方式证明参与者的权益。


权益证明是如何运作的?


权益证明算法通过一种伪随机选举过程,从节点群体中选出验证者。选取过程综合考虑质押时长、随机因素和节点财富等因素。


在权益证明系统中,区块通常被称为“铸造”(forged)而非“挖矿”(mined)。参与铸造的用户必须将一定数量的币锁定为质押。质押币的数量决定了节点被选为下一个验证者的概率——质押越多,概率越大。


不过,系统会引入特殊机制确保不仅仅是最富有的节点能成为验证者。


随机区块选择(Randomized Block Selection)


该方法通过寻找哈希值最低且质押最大节点来选取验证者。由于质押大小公开,通常其他节点可以预测下一个铸造者。


币龄选择(Coin Age Selection)


该方法根据代币质押的时间长短选择节点。币龄计算方式为质押天数乘以质押币数量。


一旦节点铸造了一个区块,其币龄归零,需要等待一定时间后才能再次铸造。这防止了大质押节点垄断区块链。


权益证明的优势


适应性


随着用户需求和区块链的发展,权益证明也能灵活调整,适配多种区块链应用场景。


去中心化


由于成本较低,更多用户被激励运行节点。随机选取机制也提升了网络去中心化程度。虽然存在质押池,但个人成功铸造区块的概率更高,降低了对质押池的依赖。


能源效率


相比工作量证明,权益证明极其节能。参与成本基于质押币的经济价值,而非复杂计算,显著减少了能源消耗。


可扩展性


权益证明不依赖物理机器进行共识,更易扩展。无需大型矿场和大量电力,增加验证者更便宜、简单且普及。


安全性


质押为验证者提供了经济激励,不处理欺诈交易。若网络检测到欺诈,验证者将失去部分质押及参与权。只要质押价值高于欺诈收益,验证者不会冒险作假。


要控制网络并批准欺诈交易,节点需持有多数质押(51%攻击),这在大多数加密货币中几乎不可能实现,因为需要拥有超过51%的流通供应量。


总结


权益证明是一种比工作量证明更先进的共识机制,带来了多项工作量证明无法实现的优势。希望本文能帮助你更好理解权益证明及其在加密领域的运作原理。

官方交流群:https://t.me/gtokentoo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