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无常损失?如何避免无常损失?
即便在2022年中期加密货币危机之后,像 Uniswap 和 Curve 这样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技术仍锁定了约400亿美元的总价值(TVL)。但如果你存入流动性池的代币价值发生变化,会发生什么?你可能会遭受“无常损失”。那么,什么是无常损失?

什么是无常损失?
当你投入流动性池的资产价格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无常损失。在流动性池中,用户通常需要按一定比例提供两种资产,当其中一种资产的价格波动大于另一种时,就容易发生无常损失。比如在 Uniswap 的一个 DAI/ETH 50/50 流动性池中,DAI 的价值固定为1美元,而 ETH 的价格波动较大,这种组合就可能带来无常损失的风险。
为降低无常损失的风险,流动性池常使用价格波动较小的资产,例如稳定币或价值相关性较高的资产组合。此外,还可以使用非对称或多资产池等方式进一步降低风险。
无常损失是如何发生的?
假设你向 Uniswap 的一个流动性池提供了价值1万美元的20 ETH 和价值1万美元的10,000 DAI。随后,ETH 的价格在第三方交易所(如 Coinbase)上涨至每枚550美元。根据自动做市商(AMM)的定价逻辑,Uniswap 上 ETH 的价格也会调整至550美元,导致池中 ETH 数量减少,DAI 数量增加。套利者会从池中买入较便宜的 ETH 并在外部市场出售,从而获利。
由于你提供的 ETH 被自动转换为更多的 DAI,当你取出资金时,你的总资产价值将低于单纯持有 ETH 时的价值。比如说,仅因价格变动而造成的差额为23美元的“无常损失”。当然,这一损失可以部分通过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手续费收入抵消。
如何避免无常损失?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用价格稳定的资产,如稳定币。以 Curve 为例,它主要提供如 USDC 与 DAI 等稳定币之间的交易,或像 wBTC 与 sBTC 等同类资产的交易对,这些组合由于价格变动微小,基本不会产生无常损失。
另一个方法是调整资产配置比例。比如 Balancer 不采用传统的50/50配比,而是允许 80/20 等可变权重,从而让用户在降低无常损失风险的同时保持对某一资产的高敞口。权重越高的一方,在价格变化时承担的损失就越小。
此外,也有一些创新机制。例如,Bancor 通过引用预言机价格调整权重来抑制无常损失,甚至能完全消除它;Tokemak 则引入单边流动性池,由协议原生代币承担无常损失的风险,换取手续费和奖励。
总结
什么是无常损失?它是指你投入流动性池的资产价格发生变动时所遭遇的损失。幸运的是,大多数流动性池的手续费收入足以弥补这类损失,一些协议也采用了创新机制来减轻风险。不过,如果你想使用 DeFi 协议,理解“无常损失”的概念是十分必要的。
官方交流群:https://t.me/gtokentool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