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3.0 是什么?Web 2.0 与 Web 3.0 的区别

区块链 07-21 阅读:7 评论:0

Web 3.0 是什么?第三代互联网被称为 Web 3.0 或 Web3,它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概念,旨在创建一个去中心化、开放且更有用的网络。

Web 3.0 是什么?Web 2.0 与 Web 3.0 的区别


Web 3.0 是什么?


Web 3.0 是互联网和网络发展的下一阶段,有可能像 Web 2.0 一样具有颠覆性,并引领重大的范式转变。去中心化、开放性和增强用户效用的基本理念构成了 Web 3.0 的基础。


如下所列,伯纳斯-李在 1990 年代详细说明了一些这些基本理念。


去中心化:“在网络上发布任何东西都不需要中央机构的许可,没有中央控制节点,因此没有单一故障点......也没有 '关机开关'!这还意味着免受任意审查和监视的自由。”


自下而上的设计:“与由一小群专家编写和控制的代码不同,它是在所有人的完整视野中开发的,鼓励最大程度的参与和实验。”


伯纳斯-李在 2001 年的一篇论文中涵盖了他所谓的语义网的概念。


计算机没有可靠的方法来处理语义(即找出单词或短语的实际上下文)。伯纳斯-李对语义网络的愿景是赋予网站有意义的内容结构,并使软件能够为人们执行复杂的任务。


随着 Web 3.0 的出现,伯纳斯-李在 2001 年最初设想的语义网络发生了重大变化。这部分是因为将人类语言以及其中所有复杂的微妙和变化转化为计算机易于理解的格式是非常昂贵且极具挑战性的,另一方面,Web 2.0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


Web 3.0 的定义特征


尽管 Web 3.0 尚未被明确定义,但它确实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


去中心化:这是 Web 3.0 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在 Web 2.0 中,计算机通过 HTTP 在不同的网络地址形式上搜索存储在固定位置(通常在单个服务器上)的数据。随着 Web 3.0 的出现,信息将基于其内容而不是单一位置进行存储,因此可以在多个位置同时找到。这将通过拆除像 Meta 和 Google 这样的互联网巨头目前维护的庞大数据库,为个人提供更多权力。


随着 Web 3.0 的出现,由各种强大的计算设备(如智能手机、计算机、家电、汽车和传感器)生成的数据将通过去中心化的数据网络由用户出售,确保用户保留所有权控制。


无信任和无许可:除了去中心化并建立在开源软件上(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在无需授权的情况下参与)之外,Web 3.0 还将是无信任的(即网络将允许用户直接连接而无需通过信任的中间人)。因此,Web 3.0 应用程序,也称为 dApps,将在区块链上运行、去中心化的点对点网络上,或两者的组合。


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


通过使用基于语义网原则和自然语言处理的技术,Web 3.0 将使计算机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信息。Web 3.0 还将利用机器学习,这是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集,通过使用数据和算法模拟人类学习,逐渐提高其准确性。这些能力将使计算机在药物开发和新材料等领域产生更快、更相关的结果,而不仅仅是当前大部分工作的定向广告。


连接性和普遍性:在 Web 3.0 中,内容和信息更加连接且广泛可用,可以被许多应用程序访问,越来越多的普通设备变得与网络连接。其中之一是物联网。


Web 2.0 与 Web 3.0:Web 2.0 到 Web 3.0 的转变


与 1990 年代和 2000 年代初期的初始 Web 1.0 相比,Web 2.0 和 Web 3.0 是互联网的较新版本。我们都熟悉互联网的最新版本,被称为 Web 2.0(这个术语经常与网络可互换使用)。


第三代互联网被称为 Web 3.0 或 Web3。它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概念,旨在创建一个去中心化、开放且更有用的 Web。


Web 指的是万维网(WWW),互联网核心的信息检索系统。WWW 首字母缩写通常(而且经常仍然)用于引导网络地址,并且在搜索特定在线资源时是输入


到网络浏览器中的第一个字符之一。"World Wide Web" 这个名字描述了通过超文本链接连接的庞大数据和资源网络。这个术语归功于互联网先驱 Tim Berners-Lee。


结论


如果 Web 1.0 是黑白电影时代,Web 2.0 将是彩色/基础 3D 时代,而 Web 3.0 将是沉浸式体验在元宇宙中,以电影为例。就像 2010 年代是 Web 2.0 成为全球商业和文化环境中主导力量的十年一样,也许 2020 年代是 Web 3.0 出现的时候。2021 年 10 月 28 日,Facebook 将更名为 Meta,这可能预示着 Web 3.0 的发展。

官方交流群:https://t.me/gtokentoo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