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游戏与传统游戏的法律差异

区块链 09-28 阅读:43 评论:0

区块链游戏的法律规定

区块链游戏作为新兴领域,受到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规范。

区块链游戏与传统游戏的法律差异


依据《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明确了区块链信息服务的主管部门为各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落实信息内容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用户注册、信息审核、应急处置、安全防护等管理制度。


提供者应当具备与其服务相适应的技术条件,对于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应当具备对其发布、记录、存储、传播的即时和应急处置能力,技术方案应当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


提供者应当制定并公开管理规则和平台公约,与使用者签订服务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要求使用者承诺遵守法律规定和平台公约。


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提供者和使用者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扰乱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不得利用区块链信息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内容。


提供者应当在提供服务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履行备案手续,变更服务项目等事项的,应当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变更手续,终止服务的,应当在终止服务三十个工作日前办理注销手续,并作出妥善安排。

传统游戏的法律规定

传统游戏的法律规定涵盖多个方面:


文化部发布的相关通知对网络游戏运营进行规范,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早在2005年,文化部、信息产业部就网络游戏发展和管理提出了若干意见,强调加大管理力度,规范经营行为,提高原创水平,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对于游戏玩法的司法保护,有相关专家指出,此次著作权法修改明确了“开放性作品类型”与权利法定的思路,有利于新类型作品的保护,可将网络游戏归类为视听作品。


针对未成年人“防沉迷”保护,出台了相关规定,如2021年的通知进一步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段时长。

区块链游戏与传统游戏法律差异的比较

区块链游戏和传统游戏在法律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去中心化程度:传统游戏中,游戏运营方掌握着整个游戏的控制权,游戏数据库存储在私人的、集中控制的服务器中,不公开,不透明。而区块链游戏依靠区块链技术,做到了去中心化,每个玩家成为自己数据的主人,能拥有并控制自己的数据。


资产价值和所有权:在传统游戏中,玩家在游戏里的资产属于游戏运营方,其价值往往取决于官方,例如游戏厂商倒闭,资产可能失去价值。但区块链游戏中,由于区块链的特性,所有链上的游戏数据都唯一且可溯,道具一旦上链成功就具有了唯一价值,并被永久保存在链上,玩家对资产具有所有权。


游戏规则的制定和修改:传统游戏的规则完全由游戏开发商一手操控,开发商可以更改规则。而区块链游戏的规则通常由开发者写成智能合约,玩家通过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决策,开发者无权随意更改。


法律风险:区块链游戏由于涉及虚拟货币、数字资产等,面临着如非法集资、传销、诈骗、洗钱等较高的刑事法律风险。传统游戏则更多涉及著作权侵权、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法律问题。

区块链游戏法律风险案例

区块链游戏开发背后存在多种刑事风险:


以链游开发为例,除了风险最高的赌博犯罪之外,还可能涉及非法集资、传销、诈骗、洗钱等刑事法律风险。


对于链游这种采取“边玩边赚”模式的游戏,若其主要游戏模式是通过开盲盒或是参加并赢得棋牌活动等赌“概率”的形式获得奖励,则很有可能涉嫌网络赌博犯罪。但如果游戏模式为通过证明算力大小或通过投入时间或知识进行升级等形式获取游戏奖励,则触犯“赌博”风险的可能性较低。


链游存在洗钱风险,主动洗钱是指链游的开发者或者运营者以“链游”之名行“洗钱”之实,被动洗钱则是指链游平台被用作洗钱的工具,即使平台不知情,也可能被认定为洗钱的帮助犯。


链游作为一种面对公众且以P2E为游戏理念的游戏类型,其天然具备社会性、公开性、利诱性。判定其是否构成非法集资罪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法性,即是否向玩家宣传或者承诺“保本保息”。

传统游戏法律风险案例

传统游戏行业存在众多侵权案件:


如杭州网易雷火科技有限公司诉千陌(杭州)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审案件,这是业内“游戏模拟器侵权纠纷第一案”。


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与北京乐动卓越科技有限公司的著作权纠纷案件,这是业界首例云服务器知识产权侵权案件。


还有其他如上海徐汇法院发布的涉网络游戏知识产权典型案例等。

官方交流群:https://t.me/gtokentoo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