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安全标准

区块链 09-19 阅读:49 评论:0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安全标准概述

虚拟货币交易在中国是被全面禁止的,相关业务活动被认定为非法金融活动。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人民银行等十部门发布的通知,明确指出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等同的法律地位,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包括虚拟货币兑换、作为中央对手方买卖虚拟货币、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撮合服务、代币发行融资以及虚拟货币衍生品交易等业务全部被严格禁止。同时,境外虚拟货币交易所通过互联网向我国境内居民提供服务也属于非法金融活动。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得为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提供服务。

常见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措施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安全标准

常见的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安全措施包括以下方面:

私钥安全性:私钥是访问和控制数字货币的关键。确保私钥的安全非常重要,避免泄露给他人或被恶意软件获取。最好将私钥存储在离线设备上,如硬件钱包。

交易平台信任度:选择可信赖的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和存储数字货币。确保交易平台有良好的声誉、强大的技术支持和安全防护机制。

风险防控:在虚拟币交易过程中,要注意防范诈骗与洗钱风险,金融机构要切实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不得为相关活动提供账号开立、登记、交易、清算、结算等产品或服务。全面排查识别虚拟货币交易所及场外交易商资金账户,及时切断交易资金支付链路。分析虚拟货币交易炒作活动的资金交易特征,加大技术投入,完善异常交易监控模型,切实提高监测识别能力。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安全漏洞案例

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存在多种安全漏洞,导致用户资产遭受损失。例如:

Poly Network遭遇黑客攻击,资产被盗。

币安官方称在系统中发现“大规模安全漏洞”,黑客盗取 7000 枚比特币,致使交易所损失 4100 万美金。

韩国交易所 UpBit 也出现安全漏洞,造成资产损失。

国际上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规范

国际上对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监管政策各不相同。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以下措施:

警告与风险提示:如欧洲、荷兰、美国通过警告与风险提示,降低交易风险。一些中央银行与监管机构对比特币及数字货币体系发出了风险警告,例如欧洲银行业管理局、荷兰央行和美国财政部、美联储等就针对使用比特币可能引发的洗钱与恐怖主义融资发出了公开警告。

资质监管与登记许可:瑞典、法国、欧盟等采取资质监管与登记许可的方式,规范交易主体。例如瑞典从 2012 年开始要求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交易必须在金融监管机构进行登记,法国则注重资质监管,进而使其间接满足审慎监管要求。

金融监管法律约束: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国针对数字货币出台了相关法律,以此抑制洗钱行为。例如美国《银行保密法》针对金融机构,提出包括客户身份认证、交易记录及其他反洗钱规定均应纳入银行监管范围内。

明令禁止数字货币交易:在泰国、印尼、俄罗斯等国,部分与比特币有关的交易被明令禁止。例如俄罗斯中央银行已经将提供比特币服务纳入可疑交易的监察范围,俄罗斯财政部制订了新的法律草案,规定所有与数字货币有关的交易均为非法活动,会对此类活动采取刑事处罚。

如何评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

评估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的安全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系统安全:系统安全在评估中所占比重最大,因为系统安全不足很可能会引发黑客攻击,而黑客攻击将使投资者和交易所面临巨大的损失。例如 Bituan 币团交易所成立两年多来从未发生过盗币事件。

账户信息安全和登录安全:指用户账户信息及资产因交易所相关原因造成泄漏或损失,如登陆验证后台逻辑算法被破解、用户账户信息被泄漏、资产被盗等。

上币标的安全:交易所在筛选和审批上币标的的时候应该谨慎审核,避免因上币标的出现漏洞而造成安全事件。主要表现在交易所已上币种出现漏洞的次数多少。

交易所硬件设备:交易所硬件设备安全指交易所在提供服务中所需的硬件设备是否满足用户需求,如服务器宕机次数、卡顿次数和时长等。可以通过观察交易所宕机频率来判断其技术成熟度和吞吐量大小。

杠杆倍数:杠杆倍数体现了交易所对用户一定程度上的导向性,也对交易所提供的服务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同时要求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

风控能力:指交易所应对可能出现风险的应对处理。一个成熟的交易所不仅要做好各种前期的风险预案工作,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也必须要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安抚用户情绪。

其他因素:包括各种可能造成交易所出现安全事件的要素。

官方交流群:https://t.me/gtokentoo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相关推荐

标签列表